衣服搭配攻略:灰色衣服搭配技巧?
2024-04-27
2025-04-17 17:00 和牧服饰
〖关于各朝各代服饰区别〗 夏是上衣下裳制 商代贵族的服饰为头戴巾帽或帽箍,身穿交领或圆领或翻领的右衽窄袖衣,腰素带,前系(韦毕),衣长至膝上下,下穿裙裳,裹腿,脚穿翘尖鞋或圆头鞋.在衣裳的领口,袖口,下摆口,帽箍,腰带等处均有边饰或纹饰 西周1冕服2弁服3玄端和深衣4袍和裘5命妇服装及其副、编、次 春秋战国1深衣2胡服 秦汉男子有曲裾袍和直裾袍,女子是深衣襦裙 魏晋南北朝男子大袖衫。女子还是深衣襦裙,但总体特征是上俭下丰。军戎服饰1筒袖铠2俩袖铠3明光铠 隋唐女子为襦裙服和胡服,主要就是袒胸,长裙,宽衣大袖。男子有朝服,常服(便服)和军服。 宋代女服大都沿袭唐代的形制,其中以背子最有特色 明最突出的是建国后恢复汉族利益,调整冠服制度,其他大都沿用唐宋 清代在服饰制度上坚守其满旗旧制,根本废除了明朝的服制。清代男子的冠有朝冠,吉服冠,常服冠,行冠,雨冠;衣有兖服,朝服,补服,公服,龙袍,蟒袍,常服袍,行袍行裳,端罩,行褂,马褂,常服褂,雨衣雨裳,清代命妇的冠服与男子相似,有朝冠,朝褂,常服袍,朝袍,吉服褂,蟒袍,行袍行裳,龙褂龙袍,蟒褂蟒袍及从前朝沿袭下来的披风,常袍,长背心,短马甲,衣,裤,裙等。 1.交领式衣衫 为按照古礼继承的传统形式,多用于祭服、朝服、燕服及中单内衣。民间的劳动者所穿短衣,也多为交领式服装。 2.盘领衣 为继承唐宋以来的圆领袍衫发展而来,明代公服,常服大多为高圆领、缺胯,宦官所穿有的在衣裾两侧有插摆,袖多宽袖或大袖。平民所穿无插摆,袖为窄袖,但60岁以上老者可穿大袖,袖长也可适当加长至出手挽回至离肘3寸处(官服可挽回至肘)。明代衮服原为交领式,自明英宗开始,衮服也改成盘领式,饰十二团龙和十二章纹样,北京定陵曾有此种款式的缂丝衮服出上3.上衣与下裳相连的束腰袍裙 其形式与元代以来的辫线袄近似,中国历史博物馆藏《明宪宗行乐图》长卷,宪宗皇帝就穿这种袍子,上衣为右衽窄袖,腰间束敛作襞积 坠领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,身长三尺有余,露裙二、三寸,即所谓“花冠裙袄,大袖圆领”。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:女衫长二尺八寸,袖子宽一尺二寸,外护袖镶锦绣,冬季镶貂狐皮。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;崇祯时期提倡白色裙。裙边有一、二寸绣边。明初裙宽为六幅,明末时发展为八幅、十幅。裙褶十分盛行,有细密褶纹,也有大褶纹。褶纹装饰十分讲究。有一种名为彩条裙,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,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,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,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,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,因此取名“凤尾裙”。有的还将整块缎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,取名“百褶裙”。一种二十四褶裙取名“玉裙”。 明代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,由于其形美如彩霞,故得名“霞帔”。这种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,隋唐时期得此名。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。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,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,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,长五尺七寸,服用时绕过脖颈,披挂在胸前,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,因此越发显得挺拔高贵。 明朝皇帝的龙冠为翼善冠,乌纱折角向上,龙袍上有九条龙,盘领窄袖袍,束带间用金、琥珀、透犀。这是明朝皇帝平时穿的 汉朝皇帝平时应该也是穿衮服的,我见到画像上是如此的.一、明朝服装和唐朝服装和汉朝服装的区别
二、明朝人穿的衣服叫什么 就像楚留香穿的那种
三、明朝皇后服装两肩的长带子叫什么?
四、明朝的服饰和汉朝的服饰有什么不同?最好有图片哦!